2022.10.08

历史与自然,瓷都与晒秋

编辑
天数:6 天 时间:10 月 人均:3700 元 和谁:和父母

对于极具中国代表的“瓷都”一直甚是向往,终于在有直达高铁后成行了,沿线增加了婺源打卡,只是既然以景德镇为主,且考虑到抗疫政策的要求,减少跨市入住,酒店就只在景德镇范围内选择

高铁上找了本《景德镇:世界瓷业中心的城市与遗产》提前了解下这个城市,是一位建筑师多角度分析景德镇的城市与建筑

tips:直达的最短时间的火车在晚上(4小时),所以要多住一晚

Day2 瑶里古镇、浮梁县

第一站瑶里古镇,景德镇陶瓷的发祥地,千年古镇,尚未统一商业化,所以仍有居民居住着,也有些民宿和餐馆,整体规模不大,可参观的故居、博物馆不多,只是保留了外建筑,室内树雕、木雕的窗台、房梁和黄山脚下的村落没法比,更适合在村落中缓步走走

沿线打卡的东埠古街和古码头,真的原生态,大概因为易受洪水影响而未再商业开发,显得落魄了,但蓝天白云映衬下有点味道,有个关于瓷器原材料相关的博物馆,了解些基础知识

墙上刻画着20年洪水的水位线(非常高水位),细思极恐,也能理解现在“落魄”的由来

鹅湖镇午餐后到“网红点”寒溪村看茶园,不得不说景德镇下的这些村落名字都取得带了点浪漫味(但都是小景点)

回程经过浮梁古县衙,因为“瓷器”的名声大震,浮梁古县衙是正五品县衙,规模很大,一般县衙属于正七品级别,也能凸显浮梁县在当时的地位(当时是景德镇归浮梁管)

tips:入场有很长一段刻画在地上的关于浮梁县/景德镇的历史,适合请一位导游讲解,很系统

Day3 博物馆打卡

此行最值得推荐的是陶瓷博物馆,虽然展品不如专门的青花瓷展这么惊艳,但沿着从古至今的从陶到瓷的发展脉络进行展出,可以看到各个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与变化

tips:一定要借讲解器,穿舒适的鞋子,如果听讲解至少留半天的时间

沉船中打捞出来的文物,已经与珊瑚结合,每一件都成为了唯一造型
博物馆中的1号文物

接近40°的高温天气,实在不适合室外游玩,正午回酒店小睡,由于这几天都入住了御窑景区附近的上弄酒店,所以傍晚直接在酒店附近逛玩,包括了御窑遗址和御窑博物馆

酒店本身也是老宅子改建的,门口的里弄都透露着年代感

tips:酒店感觉也能算景区的一部分了,内部可以直接走,好处是不同时间都可以去拍照,很出片(可惜没带相机),只是酒店及酒店附近没什么吃的

酒店门口的弄堂
早晨的博物馆
这里的瓷器应该基本是从旁边的御窑遗址挖掘出来再进行修补的瓷器
御窑遗址
晚上的博物馆
Day4 婺源

婺源离景德镇大概1个半小时车程,所以就穿插在这次景德镇的行程中了,春天看油菜花、秋天看晒秋,这个季节的婺源也很美

出发前速读了《婺源史话》,也对婺源的历史能有个大概的了解,毕竟是出过朱熹、胡适这样的大家

东线的完整行程包括了李坑、汪口、江湾和篁岭,但考虑天气和体力,此行只打卡了李坑和篁岭,当然后者才是重点

李坑就是徽派的小巧流水人家,整个婺源应该都是以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曾经也归属安徽)

tips:如果时间充裕可以买5日联票逐个村落走一走,但时间有限就选重点,单个门票不划算,因为风格类似且很商业化

古书院
入口有大片麦田

篁岭晒秋是婺源的亮点(所以也是单独售票),因为是在山里的古村落,多层次的结构使整个村落更加丰富,且大概是整体开发的,所以感觉比较周边其他村落开发管理的更好一些,虽然晒秋已经成为“为晒而晒”,红辣椒、玉米只是这个季节的“工具人”,但仍可想象当年真正居民晒秋的场景

tips:热门景点人多,更适合直接在景区内入住,看景区的晨景、摆拍;午餐推荐景区对面的小巷人家(本地农家菜,好吃但上菜要等,都是现做现蒸的)

对面的梯田应该要油菜花季来会被惊艳吧
Day5 三宝陶艺村+陶溪川 

时间充裕就到市内的三宝陶艺村走走,就是沿山而建的村落,现在基本是博物馆、陶艺工作室、餐馆,修建了跑步道,是晨跑不错的选择

禾场咖啡

入住了陶溪川的凯悦,自然要逛一下陶溪川文创区,晚上有集市,都是售卖陶瓷的各类工艺品,很热闹

陶溪川文创区
陶溪川夜市

印象深刻的当地小吃

碱水粑
牛骨粉之牛骨
牛骨粉之米粉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历史与自然,瓷都与晒秋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