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5

从厚载门到定鼎门,品味厚重的历史——河南13日(44)

编辑
天数:13 天 时间:12 月 和谁:亲子

★旅游地点:河南洛阳厚载门、定鼎门

在市府东街和古城路的交叉口,是厚载门遗址夯土模拟展示台。四周用砖砌住,这是为了保护夯土。上半段则留着夯的原样,四周也不是很规则,大概是尽可能还原发掘时的模样吧。

墩台夯土台基门址为三门道结构,门道宽4.45米;门址南北进深17.5米,墩台东西长35米。该遗址东距定鼎门1075米,西距西南角楼1144米。

厚载门在隋朝的时候称白虎门,唐初避庙讳而改称厚载门。根据目前的发现,厚载门的位置基本已经可以肯定,大概由西南角以东的杨庄北边,古洛渠的闸门附近。至于整座城门的规模、形状,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在厚载门大街南段发掘了晚唐时期小型单室土没事墓94座,在东面配合洛阳宝龙城市广场工程建设发掘了3座西晋时期的墓葬。古城就是会不时地给你一个惊喜,不知道什么时候进行城市建设,就会冒出一座古墓或古城遗址来。

隋唐洛阳在遗址是隋、唐和五代都城的遗址,一直沿用到北宋末年。外郭城南城墙遗址全长7.2公里,城墙沿线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厚载门、定鼎门、长夏门三座城门。城墙整体设计宽度约8米,东西城角宽约16米,重现隋唐洛阳城的城防体系。虽然这段城墙是新建的,也没有真的城墙的样子,只是在地基上垫高了。我们沿着城墙遗址一路往前走,原本是想着看到从政坊的入口就折进去的,结果一路走来,都没找到入口。走在城墙上的感觉实在太好,雪不是很厚,中间的道路几乎已经没有了雪,不知道是被铲掉的,还是被走掉了。看来,今天也不止我们走上了这条清冷的城墙遗址。就这么一边走一边说着隋唐时代洛阳的盛景,不知不觉就到了定鼎门。

定鼎门遗址位于洛龙区赵村西、曹屯东北,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南垣正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定鼎”这两个字,可见这座城门地位的重要性。这个取名源自于周武王迁九鼎,史载周武王当年迁九鼎于洛阳,当时成周洛邑的南门就是定鼎名。自隋大业二年启用后,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郭城正门,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直到北宋末年,定鼎门才被逐渐废弃。

城门门址为三门道结构,残存的遗迹有墩台、门道、隔墙、东西飞廊、左右马道、东西阙台等,这种门的形式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过。

定鼎门遗址含阙楼东西总长约150米,墩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4.5米,南北宽21.04米。盛唐前期定鼎门共有东、中、西三个门道,中部门道破坏较严重。

如今遗址上已经新建了城楼,南门有宽阔的广场,城楼里如今还设有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不过我们到的时候可能太晚,博物馆没有开放。

我们沿着南门转了一圈,定鼎门以北就是洛阳城的城市轴线干道天街,宽109米,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玩雪,包括但不限于打雪仗、堆雪人。这里的场地实在是太大了,放眼望去,一眼都没能把天街望到头。

我们沿着天街一路往前走,耳边不时传来人声。他们说的是洛阳话,我自然是听不懂的,但大致不过是催着家里的孩子可以回去吃晚饭之类,而孩子们则不大情愿吧。

天街实在是太宽阔了,两侧基本没有什么建筑物,偶尔看到有一处仿唐建筑,看起来还没有起用的样子。这么大一块地方,看着真的好浪费啊。洛阳也未免太奢侈了,这么一条天街,居然也没有建个游乐场、美食一条街啥的。不过看示意图,好像从政坊和大同坊里都有游乐设施。只能说,洛阳有的是地方,所以才能这么任性。

走到永通路,我们就折而向西,这条路的南边是从政坊游园,而右侧是大同坊游园,在隋唐时也是里坊。用我们的双脚丈量并不算是个好主意,确实走了很久,才终于看到聂泰路,这时候夜幕早已经降临。在路过从政坊和大同坊游园的入口时,我们还稍稍往里走了一段,看着挺冷清的样子,没有什么夜景。天色已晚,我们也就没有再游览这两座游坊,看起来还没有完全建成的样子,有一段路还在施工。

 

自由行:河南洛阳厚载门、定鼎门

12月仲冬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从厚载门到定鼎门,品味厚重的历史——河南13日(44)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